关注一起调研网微信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行业资讯 » 正文

如何适应崭新的技术革新时代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5-11-18  作者:17小编整理  浏览次数:939
核心提示:本文被浏190次主持人:Workshop由刘荣负责主持。参与的嘉宾是杭州菲尔德的沈燕芬、零点公司的王慧萍、QQSurvey的潘昊、还有北京
 本文被浏190次

        主持人:Workshop由刘荣负责主持。参与的嘉宾是杭州菲尔德的沈燕芬、零点公司的王慧萍、QQSurvey的潘昊、还有北京益派的林丰勋、成都达智的陈伟,还有精硕科技AdMaster周莹。讨论的主题是如何适应崭新的技术革新时代。
        刘荣:今天的最后一个环节,我也看到过,我们在座的同行都没有走,我们在台上的嘉宾,实际上除了两位,事实上在全天的演讲,或者说在发言的过程之中,都已经有非常经常的表现,所以我认为大家之所以留下来,作为台上的嘉宾来讲,是有话要说,而且是非常重要、宝贵的话要说给大家听。
        我们在台下,还有这么多坚持在聆听这一场会议的同行们,在某一种程度上我发现,要么是现场某一位嘉宾的粉丝,要么就一定是有一些问题,在今天这么紧迫的安排过程之中,没有机会问出来。所以说我觉得这个环节,有的是可以直接来提问的。有的是可以直接的进行宝贵的分享。总体而言,台上的嘉宾,大家都认识,因为都有过精彩的发言。但是有两位,我觉得还是需要自我介绍一下的。当然了其他的几位也是需要介绍的,因为有的是上午做的演讲,下午来的同行还没有听到他们的介绍,所以现在先有请深圳市的梁总先来介绍。
        梁总:非常的感谢有这个机会,我是来自于广东深圳的一个公司。其实我们很早在2007年都在同程上做一些合并,目前把资源做一些整合为客户公司服务,和做一些地方的扩展等。
        陈总:各位好,新朋友、老朋友好!好久没有见到大家。我是从成都来的,成都达智咨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陈伟。最近这两个月有时候往返于北京,所以有的时候会见不到大家。我是这个行业的终身的粉丝,从1998年到现在几乎都没有断过,偶尔断过一次,可能就有新朋友不了解我,所以在这里向新朋友在自我介绍一下,欢迎大家来成都,谢谢大家。
        主持人:我们也非常的高兴有机会要请到陈总。那么接下来,就从这边来做一下自我介绍。因为接下来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分享,所以介绍完公司之后,我们都要讲到一些移动化的重要的内容。那么有请精硕的周莹。
        周莹:各位同仁,大家下午好,我是来自精硕的周莹,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,我们公司是从2006年开始创办的,主要是专注于互联网。之前的时候,是在做互联网广告第三方的检测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我们也在做跨境的研究和微博的社交媒体的研究,还有最近比较热的电商的研究。当然我们在这个峰会之中,我们也算是一个比较新的成员,也是在最新的这一年当中才进来的,所以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向大家学习。
        刘荣:据我所知,精硕是在准备上市了吗?
        周莹:是的。
        刘荣:那么接下来请王慧萍女士。
        王慧萍:大家好,在座的都知道我是谁,我是零点研究的王慧萍,主要是负责零点公司内部的、所有行业的项目执行工作。虽然我在执行的这个领域不是算很深,但是在这个行业里面各个岗位都呆过一段时间,所以对全流程项目的运作,还算是比较的熟悉。当然了我每年来参加这个行业协会的时候,我还是希望能够看到或者说听到和学习到更多的东西,来帮助我们更好成长,所以与大家一起成长。
        李总: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,我是来自于北京益派有限公司的林丰勋。我都不知道我该怎么样介绍,因为我是在高校里面带学生在做研究和教学。那么作为北京益派有限公司,我们的老总大家都非常的熟悉。我是一个年轻的老人,我觉得在岁数上来讲,我的岁数是最大的,白发都没有了。但是在市场调研里干了10多年的时间,北京益派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线上调研的公司,它也是国家界定的高新企业。我记得上次去韩国开会的时候,外国朋友一看,实际上益派公司除了做数据采集之外,还是做研究的公司。在金融、石油、快销品上,都有涉足。
        刘荣:事实上林总是我们在座的很多人的老师了。
        沈燕芬:大家好,我是来自杭州菲尔德的沈燕芬。来参加这一次峰会,我不对我们公司做太多的介绍,大家想要去了解,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我们相关的信息。
        其实每年的峰会,我基本上都会来参加。到这里来,第一是来看看老朋友。说实在的,我以前我觉得我自己还是比较老资历的,还是做了十几年了。这几年随着大佬们浮出水面,认识了很多的在这个行业里面从业20多年的老前辈,所以这个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一个新兵、要学的东西很多,要走的路也很长。所以就愈发的坚定我未来继续的跟着协会走,结实越来越多的老前辈,去学习更多的经验,有了前面的经验,才会有未来更多的创新。谢谢大家。
        刘荣:有请潘总。
        潘总:我是来自于上海QQ Survey有限公司的潘昊。从业的时间不算太久,我们也是很积极、开放的在工作,希望和在座的各位同仁有更多的合作,能够把在线调查和工具,希望互联网这个工具,能够让大家运用得更好,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,能够让我们一起推动市场的发展。我们公司有40多名员工,在纯在线调研、执行这一块,在国内的占比比较大,也是在自己很多的经验,也希望将来能够帮各位解决在线调研,或者说大家有什么在线调研的难题,也可以来帮大家解答。谢谢大家。
        刘荣:谢谢潘总,大家现在都认识了台上的嘉宾,大家有什么问题想要提的吗?我觉得各位留下来,还是想要听大家的金玉良言。我们大家都做了精彩的演讲,我们的主题是变革、专业、转型。实际上这里涵括的内容比较多,但是因为演讲的时间只有15分钟,所以说其实每一位都有很多的话想要说。比如说像我们的王总,更多的是聚焦在管理、专业、转型这一块。那么现在更多的是聚焦在技术创新这一块。我不知道,两位包括还有达智的陈总。那么在这个过程之中,还涉及到面对技术革新处理的方法。那么大家把这一块有什么样的想法,可以花1到2分钟的时间沟通一下。
        沈燕芬:对新技术来说,我一直都觉得我们是做市场调研的,我们应该是走在各个行业的最前沿,对于所有出现的新技术,我们就应该是拥抱的状态,因为只有变化,我们去拥抱变化,这个世界才能够变得更快,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,所以我个人的态度来说,非常的明确。拥抱变化、拥抱革命、拥抱革新。
        作为我们这样一个地方的中小型的调研公司来说,我自主的去选择哪一种技术的可能性其实不太大的,我们更多的是执行。虽然我们在本地也有研究的项目,但是我们用到新技术的机会不是太多。但是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,因为我们公司在汽车方面的调研做得比较多,在样本库的建立上面,各种汽车资源的搜集上面,我们还会和这种技术去相结合。比如说我们的微信,这就是技术的革命,因为非常的贴近我们的生活,让我们的用户第一时间感受到它的便捷。我们的公司也会用这样的模式,我们在微信上去车主进行交流、互动,让他们去给我们进行传播,我觉得这就是信息的搜集。
        我们在跟一些汽车的集团,他们的下面是有上百万的汽车名单,这个名单平时是不对外的。我们因为各种渠道的关系,他们的这个名单是可以与我们做共享的,我们可以免费的去给他们做线下的活动。他的这些资源与我们共性,因为调研给他们所带来的一些收益,这样的收益我可能是免费做的,但是对我来说是一个无限的重复。还有就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手段和变化,我们积极的去面对。说实在的,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变和转型,是因为我们行业的环境,真的是越来越不好了。那么我在想,我们除了把人,我前面没有说完的,我觉得我们因为浪费不起,我们原来可以为人员的错误去买单,我们现在买单的资本越来越少了,所以我们要尽量的减少他们去犯错。
        第二我们要精细化的管理。精细化的管理,就要借助到各种各样的手段。就像我前面介绍到C8的手段,这也是一种科技,这也是通过统计学的方式,做出来的模型。那么我也在用这样的方式,在进行管理。而且我们也把这一种模式,通过我的了解到的技术掌握了,我在浙江当地,有很大的一片同学的圈子,我去给他们做企业标杆的梳理,梳理完了之后,那么我们在做调研的时候,我们需要各类的人群,我只要在微信里面给他们说一声,他们就会去给我找齐我要的人。任何紧急的状况下面,我要什么样的人,其实都可以在我的朋友圈里面去找到这样的人。所以我就觉得所有的一切,无论是对我的生活也好,还是对我的工作也好、技术也好、心态也好、变化和创新总是好的。
        刘荣:总结一句沈总的秘诀事实上技术是手段、成功的不二秘诀是新管好人,把人当人,把技术当技术,人就会用好技术。接下来有请陈总。
        陈总:今天白天一天的收获非常大。我非常的感慨,我觉得我们行业的精英们来参加这次会议,大家都在贡献自己的智慧,寻找出路。现在是一个变革很大的时代,所以O2O在我们的生活当中,每一个方面都存在了。我觉得我们现在行业,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,我有80%的时间是在中国。达智做到了16年,我参与这个行业21年,所以我觉得各方面的感情都很深,所以我必须要去思考,我们的出路在哪里?第一个是科技化的,包括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。我们做调研的人,没有真正的进入到这个新的时代的背景,不可能会有生存的机会,那么这个是大势所趋。另外一个方面是什么呢?我们行业借助资本的力量比较少,所以最近这一段时间,我一直在探索一些和资本有关的人群。在一边学习,一边和他们取经,一边去找出路。我们的行业,大家都不了解的一家深圳公司,居然上市了。我们看到他的规模、他的人群、他的营收、他的利润,可能比我们在座的很多都要小,但是他却上市了。所以就觉得,这叫做先行一步,这不在于他的体量大小。所以我们真正的出路是两点,第一就是要借助资本的力量,我们今天上午就在讲一起要整合资源、想办法优势互补。这是资源整合的出路,但是出路的背后是要靠什么?要靠资本的力量。我最近一直在研究一个众筹的概念,原因是我们在加拿大众筹了一个咖啡馆,就是北大刘会长他们的股票,1898那个咖啡馆的源头出来了。这个源头带到温哥华就觉得很好,所以我们在研究咖啡馆的时候,就发现它的众筹概念有很强的可行性。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出路就是两点,第一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资源整合。第二必须进行互联网的思维、科技化的改革。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我们自己,是互联网公司。是一些曾经打败移动的、曾经打败银行的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、靠近他。否则我们会被他吃掉,谢谢!
        刘荣:谢谢陈总,陈总刚才的总结已经非常的精准了,第一是借助资本的力量,第二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。我非常的好奇,他是如何扩展到北美的?他的资源,或者说他有什么样的优势和条件,帮助他扩展到北美。因为我们现在很多的人,目前还是聚焦到中国,所以我替大家问一下。
        陈伟:我没有想到出去。就因为2008年四川发生了地震,海外的亲人对我非常的担心,所以就让我必须要出去,所以我被动的就出去了。虽然人出去了,但是心还没有出去。所以我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中国,几乎3/5以上的时间在中国。所以我跟大家见面的时间不会少,一定会越来越多的,谢谢。
        刘荣:谢谢。之所以刚才提到这个问题,我本身有一些好奇。坦白说,我一直是在外资企业里面,呆得比较多一点。我们在参与一些国际上的竞标的时候,我觉得我们是很有优势的,但是很多的时候是被本土的公司所拿掉的,而且他们在美国、欧洲,都有分公司和合作伙伴的。所以我觉得我所在的这一家企业而言,我觉得这是一个悲哀,就是说我们的成功率不是那么高,但是作为国人而言,又是非常的骄傲,所以也是谢谢陈总,在前面给我们闯路。接下来是有请梁总,因为我觉得你关于技术、关于互联网、还关于上市,都有自己很好的想法。
        梁总:因为我在深圳,事情比较多。前一段时间,开了一个移动互联网的会,我也去听一下。包括我今天也非常认真的听,我前两天没有来。我前两天听到大家在回顾变革,我们现在提到更多都是Online、offline还有一些说大数据的。但是我们今天都讲到了精准营销、O2O、大数据了,所以说我觉得我们的行业,与外面的行业也是相联系的。这些变革我们都要去想,我一直非常的幸运,所以我就讲一下,我在这个行业里面做的一些事情。我是在2007年在广东深圳和广州这边跟当地的同行去做融合,让别的公司与我们优势互补。融合了之后,人员也多了、资源也多了,我们就可以腾手出来出别的事情。
        在2012年,我们跟当地比较不错的公司组成了一个调研吧,其实就想要在online上做一些事情。在接下来的这两年,一直在深圳,然后天天接触到更多的是大数据和精准营销,所以我一直在学习、在听,所以面对这样的变革和变化,我一直在学习。还有一点就是说可能跟沈总、还有陈总,我们就讲合伙人,所以我们大家就一起去做。我们现在还想要做一些跨跨界,一些IT类的。甚至对营销这个行业来说,还有刚才讲到广告的这一块要去想一下。所以我们的变革,具体就是去行动。我今天就讲这些,谢谢。
        刘荣:谢谢梁总,我听出来了,实际上一直在变革、转型。我只是很好奇说,我们现在公司的规模怎么样?就是在转型的过程之中,在摸索的过程之中,怎么样使自己变得更强大。在未来的竞争力方面,你觉得你最关键的是哪一步?
        梁总:其实现在还没有结果,因为我最早做数据搜集的。其实我们在广东有4个点:珠三角、佛山、深圳、东莞。我们在做数据搜集的时候一直在做,做的这个量接近2千万以上。我们目前的营收不是很多,但是我们在有一块做得不错,因为那一块是我们独立运营的业务。那么说精准营销这一块,我们也在做。反正我是没有太多的东西要讲的。所以我一直在想,今天在这个会议上有没有一些大佬,有没有很好的东西,我们可以去谈一谈。我觉得是重在参与,所以我想要说的是这些,谢谢!
        刘荣:梁总非常的低调,其实从这几千万里面,体量已经相当大了。而且说未来瞄准精准营销,这才是真正的大象。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是有请王总,当然了我们现在已经在跟着他们混了,其实在很多年前,他还是我们这个圈子里面的一员了,现在有可能不算是我们这个圈子中的一员了。所以我们想要请王总,因为你现在是在中间的层面甚至于说是在高层之中做管理的,管理永远是最好的、最强的,那么我们在技术的年代,你在技术方面是一个怎么样的思路?
        王总:我觉得这个时候再去讲这个问题,前面的大佬都讲完了。
        技术这一块,首先它要有自己的技术团队。其次从落地的层面上来讲,无论是研究部还是咨询部,对于市场调查这个行业来讲,主要就是这两大部,一个是研究部一个是执行部。对于不同的部门,我觉得首先是从思路上来讲,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技术?以及现在有什么样的技术?如果你现存的技术你找不到,比如说我们找不到工具的时候,工具是为人使用、为管理使用。那么你找不到工具的时候,那么就要自己开发。零点也会有这样的部分。
        如果说市场有这样的技术,比如说我们今天讲到红外线,他是用在神秘顾客的研究方面,那么他是整合别的技术过来。包括我们讲到的眼动仪,今天我看到不同的议题当中,都有提到眼动仪,但是眼动仪是在不同的环境之中去使用的。去年年底的时候,有一家比利时公司联系我的时候,他就提到了精神的磁共振技术,这个是在医疗方面的。这有什么样的应用呢?无论你有没有技术,刚才陈总讲到,我们要去整合,整合是必定的、必须的。所以在技术的层面会细分到很多,所以关键是看你怎么样的整、怎么样用。所以这一点,我觉得无论是怎么样的公司,大公司、小公司、中小公司,都具备你有这样的思维。所以对于零点来讲,也要有这样的思路。
        刘荣:从零点的角度而言,应该还是拿来主义,就是有什么样的技术拿过来用就行了,我自己并不是真正要在技术的层面,去做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我可能还是比较的注重管理的模式和营销的模式。谢谢王总。
        那么接下来就是轮到技术公司了,那么再问技术的事情是有一点多余,但是我有一点好奇的是,这一些技术以起家的公司,你们的技术最重要的杀手锏是什么?也就是说你们的哪一项技术,在什么样的领域,是远远的将第二名抛到了很远之外?或者说你们在哪一个技术领域,是从零到有的?你们在那个方面是从零到有的。谢谢!
        周莹:其实我们在调研行业当中,到今年已经是第8个年头。在前5年的时候,我是在一家传统的公司,我可能和在座的各位老师不一样,我真的是从研究员开始。那么这一种技术和变革来说的话,从某一种程度上,不仅是影响到了用户,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了研究员。我印象比较深的是,之前在传统的调研公司的时候,我同时要做2个调研项目,我这个人就疯掉了,因为涉及到我要跟客户最终确认、要发送到各个城市,到最后做完了之后,还要搜集各种各样的数据等等一系列的工作。
        那么到了2012年的时候,我加入到精硕科技,当然这一种技术为先的互联网公司,对我的调研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。我之前已经说过,我同时去做2个项目的时候,快要疯了。但是我在精硕科技这里面,我可以同时开10多个、20多个项目甚至上百个项目都是可以的,都是技术帮助到我的。
        那么刚刚也提到怎么样的技术让我们从零到一呢?作为互联网公司的话,有一个非常大的挑战,就是它必须要时时刻刻抓住市场发展的趋势。如果走得慢的话,马上就会被大众遗忘到后面去了,所以我们必须要抓的到先机。在2012年线上调研并不是主流的方式,但是互联网的客户,已经开始要去做线上调研,去评线上的广告的效果,所以我们从那个时候就大量的聚焦互联网的数据,就是广告检测的数据,以及和调研数据整合在一起。那么这个的话,从技术上来说,第一个就是这个。
        第二个就是我们可以把前端网上的普及和后端消费者反馈的数据。那么随着2012年移动端不断的发展,我们也看到终端的市场。因为我们会接触到客户的最前沿,为他们去投广告。我们在2012年的时候,已经加入进去了,要在移动端这个平台去试一试。那么时候大家都在说,移动端到底谁在用?这个移动端的价值在哪儿?那个时候,我们也在向媒体去推?你要不要去看一下你的媒体的价值?那个时候媒体给出来的答案,我还不太需要商业化。我更多的是要用户。所以在2013年、2014年不断提到了广告主,他们也在发现终端的先机了,也开始做数据的检测了。
        那么到了2014年,它的广告投放量已经占到了预算的20%,所以这个是在2015年,是非常难以想像的。我们在移动端,就开始做移动端的调研。那么这个技术又怎么样从零到一了呢?我们在线下的调研时以及在线上的时候,我们黄总经常会有一个话就是说,我希望我的数据是同源的。那么这一种从技术的角度是非常难。
        但是在移动端,像我们刚才做完的,检测和后测是同一拨人,而且他的样本量不是100、200个样本量,而是上千的。我感觉如何从零到一的话,第一个是从我们的客户层面去看。第二一定要得到市场的先机,要不断的把自己的技术变得强大,这也是我们互联网公司,研究员相对来说人数会少一些,大部分人都是在技术研发这一块。谢谢!
        刘荣:我觉得周莹的刚刚介绍得非常的清晰,需要再强调一下吗?还是说我已经蒙了,我不知道他已经在说什么的?还有谁来重复的?这样吧,我重复一下,总结了两点可能是和客户有关。我总结一下他的发言之中,他把第二名远远的甩在后面,以及他从零到有的是:一个是在PC端上加广告的检测和收费,因为他们是通过相关的方式可以结合起来的。
        那么第二个就是在移动端上面,我给他澄清一点,因为刚才说客户他在移动端投放的预算占到了总体的20%。还是在互联网上的20%?
        周莹:互联网上。因为现在的数据,是3:7。移动是3,PC是7。
        主持人:那么移动加PC和传统相比是多少?
        周莹:这个数据我不清楚,但是从大的趋势上来看的话,它的整个盘子就那么大,他在不断的把传统的投放预算,在往互联网上转。
        刘荣:我听到一个传言,也就是说,互联网和传统网化两者之间的预算里,好像也是将近3:7。所以说,你在移动端和PC端都占到了这样的位置,我看不出来谁将占领这一块。谢谢!接下来有请林总。
        林总:我也想要来分享一下,从零到有,我还真不敢说。
        所以我现在想的是,当年应该是走在很前面,而且预期online在线的调研,在中国是飞速的发展期。但是非常的遗憾,到现在来看还是不景气。现在大家都在谈,不在质疑在线的代表性,我记得前几年到处去讲抽样的问题,代表性的问题。所以我觉得还是挺好的。因为一个是从零到一。他不是第一,但是也差不多是第一。那么公司成立开始,我们就确定了一个核心的理念或者说价值观,就叫做品质、速度、创新。
        从品质来讲,我们就是要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报告。第二你要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报告,必须要依赖于高质量的数据和高水准的依据,两者去融合。我一个研究报告花10、20年研究出来,没有用。第二要有速度,速度上来了,那也是一种创新。所以益派这几年也做了一系列的努力。
        这两次参加会议,我一直在听,包括益派当年在宣传在线研究的时候,一直在强调“减”、“便宜”。现在看来,这不是一个特别便宜的东西,它挺贵的。而且现在一看互联网和我们的产业一结合,好像也在强调这个东西。其实互联网我这两天也在考虑一个问题,互联网时代的核心是什么?我想在座有很多互联网的同仁,我想互联网公司更多是重视体验、好玩。
        那么我们市场调研的核心是什么?我们要有相关的合理。所以我就突然的想到,我们周老师有一个特别好的观点,他在很多的场合也讲过,市场调研的对象是谁?人。任何一种计算机的手段,任何一种方式,如果脱离了人,即使今天讲的是大数据,其实大数据就是把人最本质的东西整合了起来。我想我们这个公司是以在线为主,但是我还是要强调,我个人的观点,任何一个研究,我们起家的本领不要丢了。我们最基本的市场研究的方法不要丢了,在这个基础上把它继承下来,把它发扬下来,吸收互联网的东西。那么在往下走,明天互联网打败不了我们、传统也打不败我们。谢谢!
        刘荣:谢谢刘总。我们益派说了不能够纯粹的依赖技术和纯粹的依赖在线。那么下面就有请潘总。你是会有不一样的意见,还是你会针对刚才从零到有来讲?
        潘总:其实我们是一家新的公司,转型的压力不是特别大,其实就是在线作为第一步来说。如果说谈到技术的创新,给我们带来的影响,其实我觉得技术就是最底层的东西。我觉得拥抱互联网的并不是智能手机本身,而是智能手机平台所承载的应用,给大家带来的便利和创新的东西。
        我觉得技术对于纯移动的数据板块,或者说对于我们这样的做在线的、PC端的,或者说对于技术稍微偏少一点的人而言,技术都不会立刻的杀死谁。对于我们来说机遇在哪儿?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看到自己的发展,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点,在找到核心竞争点的同时,然后在搭上技术发展的快车,来帮助自己发展。我们行业本身就是服务业,服务业一是要有产品,第二是要有服务。有服务就有人的存在,所以人的核心价值就在这儿,不想传统的相机。
        但是我们这个行业里面,很多客户认同我们,并不是认同我们的某一些技术和产品,或者对某一个人的认知,或者是对你的服务都有非常高的认可的。所以我并不认为一个新技术的出来,不会秒杀掉一些行业。其实我们一直有一个担心,移动互联的技术的发展,能够会让我们死掉。我们大家都是面对同样的问题去看这个东西,谁能不能走得快?敢不敢去做这个变革?能不能选择适合你的面?如果对传统的线下的公司来说,你就是去找一个相关的有技术的公司来进行深入的合作。那么从我们公司自己的经验来看,我们都会与几家传统执行的公司与我们来进行合作,运用我们的技术,而且我们是开放的,我们愿意给你们提供相关的东西,来获得技术化的红利。
        我相信移动互联网,我们都会一直的往前走,跟更多的公司合作。也希望这样的技术能够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。谢谢。
        刘荣:谢谢潘总,我们所有的发言基本上都结束了。我自己最深刻的感觉是,技术起家的公司,更太愿意谈人、谈服务。我们不是技术起家的公司,愿意谈技术。
        我们的时间差不多了,我们接下来的时间,就是看一下现场的大家,是不是有什么问题?
        陈伟:我在两年前曾经去过日本,我把日本排名前三位的互联网的调研公司,我做了一个对比。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,打一个比方,我们中国人就像是一个牛一样,我们一直在往前走。日本人所谓的在线调研、所谓的互联网思维,和我们的互联网的思维不一样。他们真的是用互联网的网络平台在做调研,他们可以进入到雅虎的用户流量来做调研。而我们中国的商业模式是什么?在建数据库。但是数据库建了之后,这个人进来了死掉。要去养活他,很大的成本。有人邀请我进入,我一直考虑再三,做了调研之后,我没有办法进入。我真正的顾虑是什么?是商业模式。因为我们的商业模式是非常落后的。我们这样做,成本太高了,我们一个样本,就是这样的一个样本库,一年花100块钱,或者花多少钱,你做一个样本库要花多少钱去养它?这个钱烧得太快了。如果我们的样本量足够的大,要去激活他们,要有一系列的奖励措施。
        实际上互联网的思维,在我们的调研的行业里面,并不是很新。我们这里面有一些是做技术的公司,有的是做开发的公司,但是真正的能够把互联网的用户接入进来的,真的是非常的少。我们这个行业要有突破的话,就是要把互联网的企业拉进来。如果拉不进来,我们还是做的传统的调研企业,只不过是表面上换了枪炮。曾经用筷子,现在拿着勺子一样。我们的成本还是降不下来,速度还是提不下来。所以我想我们真正的突破,就是把互联网的精英给拉进来。只有拉得进来互联网的平台和资本的力量,我们的行业才会有真的生机。所以我觉得未来我们的行业,一定要把互联网的精英拉进来,使我们的行业稍稍的可以做得比以前不一样。可以占到60%、70%的都是通过我们在线的平台做出来的数据、做出来的东西的质量。那一种速度的东西、成本的东西。真的是这样子,这是我的感触,我就说这一点,谢谢大家。
        刘荣:谢谢陈总,我觉得陈总给我们下一次峰会提出了很好的主题。是自建数据库?还是运用别人的数据库?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强大的命题,这也不是现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能够解决的。这个完全可以成为下一步峰会讨论的问题。
        陈总提到了资本,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样的看资本?我对资本持保留的意见。我觉得下次大家还可以开展资本的讨论。大家还有什么样的问题吗?没有什么问题的话,我们就谢谢台上嘉宾精彩的分享。
        刘德寰:谢谢大家。刚才大家在探讨,我也真的是受益匪浅。现在大家都在谈互联网+,实际上调研与互联网的结合是大势所趋。Meter 是一个典型的用互联网+的概念来玩,他们先玩的互联网,反过来玩的就是市场调研。实际上这个过程,对于每一个公司都可以去想。因为互联网+本身,不是让我们去养很多的技术成员,但是我们可以借用互联网的平台去做很多的事情。不仅仅是原来传统的东西,所以这个对未来来讲是非常的重要。
        所以今天非常的高兴,在变革、专业、转型的主题下,原来的执行峰会谈的都是欠款、质量、收款周期长,基本上谈的都是这些话题。但是现在我们确实是应该谈互联网+,这是这个时代给予我们最重要的任务。
        主持人:谢谢会长做的总结。首先非常的感谢组委会,日夜操劳,晚上还在这里准备会场。第二感谢今天所有演讲的嘉宾,费了很大的力气来准备这些演讲的内容。第三感谢所有来参会的人员,能够坚持到这儿。那我们用掌声谢谢组委会,也谢谢会长下午在百忙之中来赶上我们结束的时间。那我们现在宣布:第八届中国市场研究行业执行峰会结束。谢谢!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视频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
 
分享按钮